【“回望 750 高地”系列之五 】逮住花云豹(王国建)
【“回望 750 高地”系列之五 】
逮住花云豹
作者:王国建
“ 三个蚊子一盘菜 , 鸡蛋用草串 起 卖,……” 。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多彩 的民族风情,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特 风俗和奇异现象,被誉为“云南十八怪”而广为 流传。
其实,云南的奇异现象远不止十八样。这 不,在我们连队,就有“猪儿比狗跑的快”的奇 观,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刚到连队那阵子,猪是放养的。那是一 种体型较小的本地黑毛猪,短吻、垂耳、弯背, 大肚构成了它们的基本特征。由于常年在林中奔 跑觅食,练就了四只铁脚蹄、两双飞毛腿,别说是人追不上,就是狗也跑不过它们。所以体内肥 膘少,精肉多,特别香。
有一次,连队在橡胶林 中开会,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林带上觅食。突然,一头黑猪快速冲过来,叼起一只小鸡就向 胶林深处跑去,其速度之快,令大家膛目结舌。
这些黑猪平时无需喂食,每天只在傍晚喂一次。到时只听得饲养员一声“溜……溜”,便可见大 大小小几十头猪从林地里、山坡上、小沟中,四 面八方快速地窜出来,其情景十分壮观。而每当 连队要杀猪改善生活时,就由副连长李占先背着 猎枪到山上去寻找。选定一头合适的,对准它放 上两枪,打死了拖回来。根本不用像通常杀猪那 样费劲。
不久,上级给五连派来一位现役军人,名叫 曾新寿。曾连长人高体壮,双眼炯炯,走起路来腰板挺直,十分精神,很有军人的风范。他觉得 这种自然放养的养猪方式很不科学合理,于是下 令改成围栏圈养。曾连长带领我们先在连队旁边 的一块很陡的坡地上平整出了约有一、二百多平 方米的地皮,背后的土墙足有三、四米高。并用 树干木桩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围场。
然后, 曾连长又兴师动众地发动全连职工上山逮猪。一 时间鸡飞狗跳,十分热闹。可是,当大家费了九 牛二虎之力将猪逮来放入围场中时,意想不到的 事发生了。只见猪猪们一头接一头地向围场后面 的土墙发起冲刺,三步并作两步,几下就从几米 高的土墙上翻越而出。其动作之迅速、身形之骁 勇,连反应的机会都不给大家。看得我们目瞪口 呆,根本搞不清楚眼前的是猪还是狼?!
第一战役失败后,连队里又改变方法,将围场改成猪舍形式。四面用树干木桩围起,上面加 顶,中间再隔成二十来平方一间的小间。这下才 总算将这些天蓬元帅关了起来。在曾连长的大力 推动下,五连的养猪事业蓬勃发展。当初许下的 每月杀一头猪的诺言终于得以实现。因此曾连长 也得到大家一致的拥戴。
可是,过了不久,新的情况出现了。大家发 现猪圈里的猪接二连三地丢失。没听见猪的嚎叫 声,现场也只留下点点血迹。是谁这么胆大妄为, 竟敢到连队里来偷猪?经过反复排摸、蹲点侦查,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锁定了目标,窃贼居 然是一只斑斓大猫——云豹。
云豹是猫科豹亚科动物种体型较小的一种, 因身体两侧有 6 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而得名。其行 动十分灵活,常可出其不意地捕食鸟兽等小动物。一旦找准目标,便会迅速扑上去咬住动物的喉咙, 拖住便跑。因此被捕者连叫的机会都没有。所以 连队中连续几天丢失猪,没听见叫声,只留下少 量血迹。
现在云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可随 意捕杀。可在当时国家并没有相关规定,大家也 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因此接下来的事情就是 怎样设法消灭它。
老职工周德进虽非连队干部,但却是连队 的智囊型人物。他带领连队干部围着猪圈转了几 圈,很快就提出了用铁夹来捕捉这头云豹的方案。这种铁夹由两个粗大的铁圈加一个强力弹簧构 成,铁圈上还有尖锐的锯齿。将铁夹用铁链牢牢 地拴在猪圈的门上,豹子只要踩上,铁圈借弹簧 之力可迅速将豹腿夹住,再强悍的豹子也别想逃 脱。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豹子上钩。
那天晚上,睡梦中的连队与往常一样,十分 宁静。半夜时分,突然被一阵巨大的吼叫声吵醒, 紧接着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纷纷向猪圈方向 涌去。有人在高喊:“夹着了,夹着了”。我赶紧起身,跟随人流朝着猪圈方向跑去。在几支手 电筒照射下,只见一头花豹的右后腿被铁夹死死 夹住。可能是由于疼痛,也可能是被那么多人围 观,大失面子,花豹咆哮暴跳,吼声如雷。没有 人敢上前碰它。
这时,李占先副连长取下背上的 猎枪,对着豹子“呯”地就是一枪,很遗憾打偏 了。李副连长爱好打猎,麂子马鹿经常背回来, 连蟒蛇都打到过。但面对凶猛暴躁的豹子,似乎 还是有些底气不足。因此持枪的手微微发抖。豹 子显然也被刚才那一枪吓着了,更加左窜右跳, 狂吼不止,但因铁链拴着无法挣脱。李副连长连 7 忙调整好心态,对准豹子又“呯、呯、呯”补了 几枪,终于将豹子打死。这时,大家才一拥而上, 将豹子解了下来,抬到连部门前的广场上。
这时, 原先豹子活着时都不敢上前的知青们,个个成了 打豹英雄,争先恐后上前去摸一摸皮毛,拉一拉 耳朵。上海知青蒋惠平干脆一屁股坐到豹子身上, 一手抓住豹子的头皮,一手握拳,装作武松打虎 样,引来众人纷纷叫好。另有一位上海知青葛明 生,个子生得矮小,人称“小矮子”,也骑上豹 子学武松打虎样,大家看了哄笑说:“这哪像武 松打虎,倒是武大郎打豹了” 。第二天,大家美美打了一次牙祭。更重要的 是,从此以后,五连的猪再也没有丢失过。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王国建,男,汉族,浙江省诸暨市人,1953年3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年5月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二营五连务农,任文书。1974年九月推荐上大学,1977年九月毕业于上海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分院高分子化工专业。1979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硕士研究生, 1982年9月获材料学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任教期间于1996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教授,200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
累计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80名,博士后3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4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获2005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200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2006年度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一项,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本文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在看”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